AutodeskInventor有限元分析和运动仿真详解图书目录 (autodesk干嘛用的)

admin 2024-11-13 69 0

本文目录导航:

AutodeskInventor有限元分析和运动仿真详解图书目录

Autodesk Inventor有限元分析和运动仿真详解

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在Inventor中进行应力分析与运动仿真。

首先,我们从第1章开始,了解Inventor的基础知识,包括如何利用它创建三维设计模型、生成与工程图纸的关联、其与AutoCAD的兼容性以及与其他CAD文件格式的互动。

AutodeskInventor有限元分析和运动仿真详解图书目录 (autodesk干嘛用的)

第2章深入探讨了有限元分析,讲解了三维结构应力分析的必要性,包括结构力学问题和数值解法,以及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如离散、单元和刚度矩阵等。

章节还涵盖了边界条件设定、求解过程和误差评估等内容,以及有限元法的实际应用。

接着,第3章详细阐述了“应力分析”工具的使用,包括材料定义、载荷施加、约束设定以及求解流程。

第4章集中于应力分析结果的解读,包括等效应力、主应力、变形、安全系数等,并通过梁的有限元分析实例进行说明。

在设计实践部分,第5章展示了如何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应力分析,以及如何处理常见的问题和优化技巧。

第6章专门讲解了模态分析,涉及不同条件下的模态分析实例和固有频率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模态分析。

最后,第7章深入探讨了模态分析的类型和结果,以及振动和固有频率在设计中的重要应用。

全书旨在帮助读者掌握Inventor在有限元分析和运动仿真中的实际操作,以提升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扩展资料

《Autodesk Inventor有限元分析和运动仿真详解》由唐湘民所著,本书结构清晰、实用性强,详细讲解了Autodesk Inventor有限元应力分析和运动仿真的功能、原理和应用技巧。

《Autodesk Inventor有限元分析和运动仿真详解》主要内容包括有限元结构静力分析、模态分析、运动仿真以及应用它们来校核三维设计的强度;稳定、检验模型的运动和动力功能,进而实现最佳设计。

modal的词性?

modal 形容词 a. 1.形态上的;形式的;程序的2.语气的;情态的3.典型的model名词 n. [C]1.模型,雏型;原型[(+of/for)]He made a clay model of the Eiffel Tower. 他做了一个艾菲尔铁塔的粘土模型。

2.模范,典型[(+of/for)]His mother is a model of industry. 他母亲是勤劳的模范。

3.模特儿;时装模特儿4.(汽车等的)型号,样式5.【英】【口】极相似的人(或东西)[S][(+of)]及物动词 vt. 1.做...的模型;(用蜡,泥等)塑造The children modeled a ship out of bits of wood. 孩子们用木片制作轮船模型。

2.按模型制作;使模仿[(+on/upon/after)]She models herself after her mother. 她以自己母亲为榜样。

3.做模特儿展示(服装等)4.使(画等)具有立体感不及物动词 vi. 1.做模型;塑像[(+in)]2.当模特儿[(+for)]She models for a living. 她以当模特儿为生。

形容词1.用作模型的2.模范的,榜样的They are a model couple. 他们是一对模范夫妻。

medal名词 n. 1.奖章,纪念章,勋章[C]She won an Olympic gold medal in swimming. 她获得奥林匹克游泳金牌。

ANSYS Workbench 12基础教程与实例详解的图书目录

前言第1章 ANSYS Workbench12基础1.1 ANSYSWorkbench12概述1.1.1 几何体模型与网格划分1.1.2 多物理场1.1.3 流体动力学1.1.4 仿真过程及数据管理1.1.5 显式动力学1.2 ANSYS Workbench12的设计流程1.2.1 ANSYS Workbench12支持的应用1.2.2 启动ANSYS Workbench12的方法1.2.3 ANSYS Workbench12的用户界面(GUI)1.3 ANSYS Workbench12的文件管理1.4 本章小结第2章 ANSYS Workbench几何建模2.1 几何建模基础2.1.1 熟悉Design Modeler12建模平台2.1.2 Design Modeler的鼠标操作2.1.3 Design Modeler的插入特征2.1.4 特征抑制2.1.5 GoTo特征2.2 草图模式2.2.1 进入草图2.2.2 创建新平面2.2.3 创建草图2.2.4 几何模型的关联性2.3 3D几何体的生成2.3.1 多体部件体(Multiboay Parts)2.3.2 表面印记(Imprint Faces)2.3.3 填充(Fill)和包围(Enclosure)操作2.4 Design Modeler与外部CAD软件2.5 Design Modeler实例分析2.6 概念建模2.6.1 从点生成线体2.6.2 从草图生成线2.6.3 从边生成线2.6.4 从外部曲线的坐标文件生成线体2.7 概念建模实例2.8 本章小结第3章 网格划分3.1 认识网格划分平台3.2 典型网格分析3.2.1 四面体网格3.2.2 扫掠型网格3.2.3 自动划分法(Automatic Method)3.2.4 Inflation法3.2.5 多域扫掠型(Multizone Sweep Meshing)3.2.6 Hex Dominant网格划分3.2.7 面网格划分(Surface Meshing)3.3 网格划分实例3.4 了解ANSYSICEMCFD3.4.1 ANSYSICEMCFD12软件3.4.2 ANSYSICEMCFD12文件类型3.4.3 ANSYSICEMCFD12主菜单及功能栏3.4.4 ANSYSICEMCFD12的工作流程3.4.5 Workbench12和ICEMCFD12的互动链接3.4.6 ICEMCFD12的实例分析3.5 本章小结第4章 线性静力结构分析4.1 线性静力分析基础4.2 Workbench12与线性静力学分析4.2.1 几何模型4.2.2 材料属性4.2.3 装配体4.2.4 载荷及约束4.2.5 Mechanical中的常见载荷4.2.6 Mechanical中常见的支撑约束4.2.7 Mechanical中的求解选项4.2.8 后处理结果4.3 Workbench12线性静力学分析实例4.4 本章小结第5章 工程热分析5.1 热分析基础5.2 ANSYS Workbench12与热分析5.2.1 几何模型5.2.2 材料属性5.2.3 装配体与接触5.2.4 热载荷5.2.5 热边界条件5.2.6 求解选项5.2.7 结果和后处理5.3 热分析实例5.4 本章小结第6章 动力学分析6.1 动力学分析基础6.2 模态分析基础6.2.1 模态分析过程6.2.2 模态分析中的几何体6.2.3 建立模态分析项6.2.4 载荷和约束及求解结果6.3 谐响应分析6.3.1 谐响应分析过程6.3.2 建立谐响应分析项6.3.3 加载谐响应载荷及求解63.4 后处理中查看结果6.4 响应谱分析6.4.1 响应谱分析过程6.4.2 在Workbench12中进行响应谱分析6.5 随机振动分析6.5.1 随机振动分析过程6.5.2 在Workbench12中进行随机振动分析6.6 瞬态动力学分析6.6.1 瞬态动力学分析过程6.6.2 时间步长6.6.3 几何模型6.6.4 运动副6.6.5 弹簧6.6.6 载荷和约束支撑6.6.7 阻尼6.6.8 分析设置6.6.9 后处理中查看结果6.7 Workbench12中的动力学模块6.8 动力学实例分析6.9 显式动力学简介6.9.1 ANSYS12在显式动力学中的特6.9.2 显式动力学实例6.10 本章小结第7章 线陛屈曲分析7.1 线性屈曲分析的基础7.2 在Workbench中进行屈曲分析7.2.1 线性屈曲分析的步骤7.2.2 几何模型和材料属性7.2.3 接触对7.2.4 载荷和约束7.2.5 屈曲分析的项目结构7.2.6 求解模型7.2.7 观察结果7.3 屈曲分析实例分析7.4 本章小结第8章 结构非线性分析8.1 非线性分析基础8.1.1 几何非线性8.1.2 材料非线性8.1.3 接触(状态)的非线性8.2 超弹性材料8.2.1 什么是超弹性体8.2.2 ANSYS中的超弹性体8.2.3 Workbench中曲线的拟合8.3 金属塑性8.3.1 金属塑性概述8.3.2 屈服准则8.3.3 强化准则8.3.4 材料数据的输入8.4 ANSYSWorkbench12中的接触非线性8.4.1 接触的基本概念8.4.2 Workbench中接触类型8.4.3 对称/非对称行为8.4.4 接触工具8.4.5 摩擦接触8.4.6 接触结果8.5 结构非线性实例分析8.6 本章小结第9章优化设计9.1 Design Exploration基础9.1.1 参数定义9.1.2 优化方法设定9.1.3 Design Explorer的特征9.1.4 Design Explorer的特点9.1.5 Design Explorer的用户界面9.2 Design Exploration分析使用基础9.2.1 参数的设置9.2.2 目标驱动优化(GDO)9.2.3 响应图表(Response Charts)9.2.4 实验设计法(Designof Experiments)9.2.5 6西格玛设计(Six Sigma)9.2.6 Design Explorer与APDL9.3 Design Exploration分析实例9.4 本章小结第10章流体动力学分析10.1 CFD基础10.2 ANSYSCFD12基础10.3 ANSYSCFD12实例分析10.4 本章小结第11章ANSYS Workbench12多物理场耦合分析11.1 流场腔内固定块的应力场优化11.2 风机的流一固耦合计算11.3 主板的综合分析11.4 电气插件分析11.5 本章小结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