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物理 从不同维度,分析单层石墨烯在布里渊 区中心有几个声学声子和几个光学声子?简并度如何?
仅以我所知道的固物和晶格动力学知识给点参考意见。
首先石墨烯原胞有两个原子的话,三维角度下就能画出2*3=6条频散曲线(声子谱)(一维和二维的话应该就是2*1=2和2*2=4条线吧),每条曲线对应一个声子振动模态分支。
三维6条线的话,其中相对低频的3条对应声学声子分支,相对高频的3条对应光学声子分支(一维和二维分别1声1光和2声2光)。
每条分支在第一布里渊区能取到的点(在线上每个能取到的离散点为一个模态)和总模型的大小尺寸还有边界条件有关。
比如一维状态下,如果模型有N个原晶胞所组成,那么每条频散线上能取得点就是N个,所以能取到的所有模态就是2条线*N=2N个;N个声学声子和N个光学声子。
二维的话,所有能取到的所有模态就是4条线*N=4N个;2N个声学声子和2N个光学声子。
三维的话,所有能取到的所有模态就是6条线*N=6N个;3N个声学声子和3N个光学声子。
当然,在二维和三维情况下,如果模型结构不是一个长条,而是长方的,那么能取到的模态情况会比较复杂,因为波矢就不是沿着单一一个方向了。
但能取到的模态总数不变,为:系统的总自由度(这里不考虑原子旋转自由度)=维数(1或2或3)*2(每个晶胞原子数)*模型晶胞数(N)。
至于简并度的话和波矢的方向有关,如果波是沿着高对称性方向传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简并,也就是能看到的频散曲线条数减少了,三维的话其中两条TA和两条TO线会频率相同,出现简并,但只是频率简并,原子的振动方向还是不同的。
模态值小好还是大好
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根据搜狐网查询到振型幅值的大小并不说明什么问题,因为对任何振型,将其乘以一个非零值,还是同一个振型,即振型的幅值可大可小,只是反映了振型的相似形状,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就不存在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的问题。
模态值就是在你的在此设定下一个值之前,当前这个值是一直有效的。
iview怎么设置模态框的大小
不要直接写 px,用 bootstrap 提供的 class(-sm,好像是加在-dialog 后面)。
直接写 我认为不是好的做法,丢了“响应式”布局的要义。
请参考官方文档的例子:<div><div><div><div><button type=button aria-hidden=true>×</button><h4>Modal title</h4></div><div><p>One fine body…</p></div><div><button type=button>Close</button><button type=button>Save changes</button></div></div></div></div>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