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中医中,降糖效果佳的药有哪些?
1. 葛根:在中医中,葛根被认为具有解表退热、生津止渴、止泻的功效,并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症状。
其有效成分包括黄豆甙元、黄甙及葛根素等,对糖尿病患者具有降糖作用。
2. 黄精: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气、滋肾填精、润肺养阴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阴虚劳嗽、肺燥干咳等症状,同时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3. 黄芪: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久泻脱肛等症状。
黄芪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抗菌。
4. 人参: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具有调气养血、安神益智、生津止咳、滋补强身之功效。
人参对正常狗和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犬均有降低血糖作用,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鼠也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5. 生地黄、熟地黄: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等症状。
熟地黄则能滋阴补血、益精填髓,适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等症状。
二者均具有降血糖作用。
6. 地骨皮: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可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等症状。
地骨皮具有明显的降血压及降低血糖作用。
7. 黄连:黄连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能。
黄连含有小蘖碱、黄连碱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同时具有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
8. 玄参:玄参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等症状。
药理研究表明玄参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血糖作用。
9. 枸杞:枸杞具有养肝明目、润肺生津、补气强精、滋补肝肾、抗衰老、止消渴、暖身体、抗肿瘤的功效。
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降低血糖具有积极作用。
10. 桑白皮:桑白皮具有止咳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肺热喘痰、水饮停肺等症状。
研究表明桑白皮降糖作用明显,对血液粘度高、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治疗血糖高
中医对单纯性高血糖的治疗1.无症状型糖尿病此类患者完全没有糖尿病的症状,多见于体质肥胖的中青年患者,他们的生活、工作正常,只是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通过进一步的检查确诊为糖尿病。
这些患者多为痰热交阻,兼阴虚。
治法为清热、化痰、养阴。
药物:黄连6克,蒲公英30克,白僵蚕9克.太子参15克,麦冬12克,生地15克,女贞子15克,半夏9克,桑叶9克,山楂30克。
每日一剂,早晚分开服用,两周为一个疗程。
如果是老年人,体型适中,可以使用六味地黄汤或者六味地黄丸。
2.症状不典型的糖尿病①热盛伤阴型很多患者早已有口苦、口干、易饥饿、腰酸,大便干结或排便不爽等症状。
此类型多为老年患者,形体肥胖或超重,自觉体力和精力较以前减退,他们常常认为是年龄因素所致,不加以重视。
因这一类型多为热盛阴虚夹痰淤。
治法为清热、养阴、化痰、活血。
方药:自拟方。
药物:太子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黄连6克,生地30克,丹皮9克,葛根12克,白僵蚕9克,荷叶15克,知母10克,丹参30克,蒲公英30克。
每日一剂,早晚分开服用,连服两周或遵医嘱。
②气阴两虚型这类患者多有口咽干燥、神疲乏力。
气短、腰膝酸软等症状,有时有心悸、自汗等症状,但多饮、多食症状不明显。
患者以前多认为这些不是糖尿病的症状,没有加以重视。
这类患者多为心气虚、肾阴虚。
治法为补心气、养肾阴。
方药:生脉饮加味。
药物:生黄芪15~30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生地15克,女贞子15克,黄精15克,山药15~30克,山萸肉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5克。
每日一剂,早晚分开服用,连服两周或遵医嘱。
针对患者的皮肤瘙痒,可以加地肤子、白藓皮,对视物模糊者可以加枸杞子、菊花等。
中医能治好血糖高吗
中医是能够治疗好血糖高的,中医治疗血糖高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第一,中药的活性物质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受损病变组织的有效血流灌注,来改善局部病变组织的微循环障碍,从而阻断胰岛素抵抗状态,中药的活性物质可以通过抗炎症的功能,来阻断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代谢紊乱引发的高血糖。
第二,中药的活性物质可以通过抗凝、防血栓来阻断因纤溶活性降低导致的胰岛素受体后抵抗,通过纠正代谢紊乱来阻断受体与受体后胰岛素抵抗来降低血糖。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