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中医怎么治高血糖
血糖高就是糖尿病,中医治疗高血糖的办法和西医不同,西医是直接服药作用在胰岛素上,促进胰岛素分泌,或者直接作用在食物上,减少食物吸收等方法。
西医降血糖力度较高、较快。
中医降血糖是通过周边原因,如血糖高,睡眠不好,血糖会高,大便干燥会升血糖,情绪不稳定、爱生气,血糖会升高。
中医可以诊脉、看舌苔,辨别是否肺、胃有火,是否有肝郁气滞,是否有瘀血,然后用理法方药辨证施治,排除睡眠、排便、情绪等不适症状,使血糖下降。
其次中医某些药物,有类似西医促进胰岛素分泌、减轻胰岛素抵抗等药物,如玉竹、地骨皮、天花粉、丹参、鬼箭羽、翻白草等,这些药物都有降血糖作用,但是开方时,不是将所有药物堆砌在一起,需要辨证施治,辨证分型,在证型用药中,偏重于使用降血糖作用的中药,然后起到降血糖作用。
中医降血糖的方法
中医治疗糖尿病,实际上也是综合治疗的措施。
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提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二五八”方案,实际上是综合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运动、心理、中医药治疗:针灸、按摩、推拿等。
实际上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手段很多,中医强调辨证论治,热伤气阴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所以治疗糖尿病应该重视清热药物的运用,根据到底是胃肠有积热,还是脾胃有湿热,还是肝经有郁热,还是有痰火,针对性用清热药物,像黄连、黄芩、黄柏、山栀、大黄、夏枯草、桑白皮、地骨皮等有清热作用的药,经常对血糖有好处。
好多人说中医降不了糖,是因为没认识到清热药物在治疗糖尿病当中的重要性,临床中经常用中药来降糖,实际上发现中药是非常有疗效的。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饮食控制。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密切相关,饮食控制是否严格直接决定治疗效果的好坏,古代很多名医都提出限制米面类、肉食及水果的摄入量。
二、运动。
中医强调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力所能及,推荐散步、快走、太极、游泳等运动方式。
三、情志调节。
保持情志舒畅,气血流畅,有助于血糖控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四、中药治疗。
中药在降糖效果方面不如西药,但可与西药联合起到整体的调节作用,注意中药本身不能够代替西药治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