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骨折后康复最佳时间
骨折康复是在骨折术后固定的基础上,针对骨关节活动障碍出现的肌肉萎缩,关节肿胀,关节僵硬,进行康复的治疗介入。
建议骨科术后越早介入越好,如果是肘关节的骨折,术后局部固定,切口也还没有拆线,这时候可以锻炼腕关节和肩关节,因对肘关节没有影响,根本目的还是为防止因肘关节的骨折,引起长期制动,造成肩关节活动受限,腕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关节挛缩。
2-4周以后,当局部肘关节,手术部位拆线以后,可以给手术的部位进行适当被动活动。
如果是长骨的骨折介入的时间可以更早,但是康复治疗的原则跟关节骨折一样,目的就是为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包括长期制动,卧床,造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康复介入的最佳时机为
生命体征稳定后。
生命体征稳定后介入可以更快促进患者身体进行恢复。
生命体征稳定后病情不再进展,此时更容易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而康复介入需要根据身体情况立刻制定个性化最全面的康复治疗方案,更容易促进功能恢复。
比如要通过主动、被动活动或一些器具的帮助,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
脑卒中康复什么时候做
脑卒中的康复也要因人而异,因脑卒中把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这一类都归类于脑卒中整体的大范畴。
对于脑出血患者基础疾病相关的心肺功能稳定的情况下,一周以后康复可以及时进行介入。
脑梗塞、脑血栓的病人相对介入时间更早,发病三天以后基础疾病稳定以后,康复进行可以及时介入。
现在的康复原则是早期介入,床边介入,介入越早病人后期出现的后遗症或者并发症越少。
介入以后具体做的治疗也要根据患者具体表现,也就是发病部位、发病范围,还有病人年龄,基础疾病即有没有糖尿病,或者是有没有心衰,有没有肺部感染,这些都影响到康复介入的时机。
如果病人有心衰伴随有肺部感染,肯定要等到基础疾病稳定以后,再进行康复介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