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健康66读后感

admin 2024-12-15 45 0
中国公民健康66读后感

本文目录导航:

中国公民健康66读后感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是卫生部2008年1月发布的第3号公告,其中提出了中国公民必须掌握的66条健康素养要点。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图解版)》以打油诗配图的形式,对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的内容作了通俗的讲解,易于记忆、便于传播,适合普通百姓阅读,也可作为各级卫生部门和广大医疗工作者进行健康素养宣教的读本。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和重要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在传播健康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维护健康的内在动力和基本能力,注重发挥人民群众促进健康的潜能,引进健康素养的概念,围绕当前主要健康问题,积极研究探索健康素养对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应对健康问题的能力,并开始以健康素养监测和评价个体、群体的健康状况,取得了积极成效

健康素养66条的读后感

《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以下简称《健康66条》)的出版发行,是为了向读者通俗地讲解2008年1月卫生部发布的第3号公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为什么要发布这个公告?为了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健康是人生的基础。

人们从事劳动、建设和各种工作,为了什么?为了更加幸福地生活,但是如果没有健康,即便幸福就在身边也无从享用;反过来讲,人们要得到幸福的生活,必须从事劳动、建设和各项工作,若是没有健康,又如何工作?“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干家万户幸福”,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所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已把“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写入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维护健康的重要,提出了“养生”、“护生”等一系列概念及养护的方法,曾经发挥过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变,我们完全应当也完全可能在吸收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也更加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维护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于是,卫生部组织专家经反复研究、反复筛选,提出了中国公民必须掌握的66条健康素养要点。

这就是卫生部2008年第3号公告的由来。

健康素养,是指人的这样一种能力:它使一个人能够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以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

现代的健康概念,不仅仅限于无疾病或不衰弱,而是指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健康素养自然也就包涵着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仔细阅读《健康66条》的内容,把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是提高健康素养的基础。

这些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要点,有些看来似乎已是老生常谈,但只要知行合一、认真遵循,便可终生受益。

现在依然是“谈癌色变”的时代,至今还没有能令癌症药到病除的良方。

但是,如果我们知道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因此立志戒烟,就会大大降低肺癌等多种癌症患病的风险。

许多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已经成为人们健康的大敌。

患者不仅个人痛苦,也使家庭因长期的医疗费用而不胜负担,同时耗费着社会大量的医疗资源。

其实,慢性病的发生,相当大的程度取决于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起居无序、饮食无节、烟酒无量、运动无时等,都是慢性病的重要病因。

如果按照66条健康素养的要求,摒弃不良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病就无从肆虐。

维护健康,需要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许多危险来源于无知。

生产中的职业危害如何规避,煤气中毒如何防止,骨折伤员如何抢救,心肺复苏如何进行,药品、农药如何存放……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既可以自救,也可以救人,从而避免许多无谓的伤害与死亡。

总之,《健康66条》集科学性、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一切爱护自己并关爱他人健康的中国公民都值得认真阅读的护生手册。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建设加快推进。

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都使人民健康备受关注。

提高公民健康素养,增进公民健康素质,已成当务之急。

希望《健康66条》在传播健康文化中成为良师,成为益友,为中华民族健康水平的巩固与提高,为增进人民的幸福,发挥应有的作用。

谨以此为序。

健康素养促进工作总结优秀范例

健康素养工作总结优秀范例: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提升健康素养有助于识破很多保健骗局,走出很多生活误区。

以下是健康素养促进工作总结的优秀范例。

一、领导重视,组织较为完善各医疗卫生单位均有分管领导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并设有职能科室及专(兼)职人员,将健康教育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并给予了一定的经费支持,确保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二、亿万农民健康促进工作(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亿万农民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市“行动”办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时调整了因人员变动的“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并于年初召开了“行动”领导小组协调会,详细部署了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

各部门将“行动”工作与自身职责有机结合,推动“行动”工作的如期开展。

(二)各部门各司其责,各尽其职,促进“行动”任务顺利完成1、卫生冲如局2010年实施了“四帮一”工程,即由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及市医院四家单位共同帮扶三个目标卫生院(成吉思汗卫生院、蘑菇气卫生院、卧牛河卫生院)的相关业务工作,其中健康教育工作是重点帮扶内容之一。

支援单位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学校、村民家中采取现场培训、观看科普片、面对面宣传及发放宣传资料方式,将卫生防病知识、正确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日常保健知识传播给村民,为增强村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身体素质产生了积极影响。

2、妇联部门为了彰显妇女干部在卫生防病工作中的优势,与疾控中心密切合作,开展了结核病等防治知识培训,为面向村民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提供了技术保障。

3、农业部门加强了农村沼气清洁能源建设,本年度已在卧牛河镇、哈拉苏镇、成吉思汗镇、大河湾镇、中和镇、向阳办事处安装沼气池1000个,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做出了贡献。

4、爱卫部门积极开展农村改厕及灭鼠、灭蟑工作。

我市争取农村改厕项目资金97.45万元,已完成1500户的改厕任务。

并为全市及乡镇下发鼠药4吨,蟑螂药0.5吨,尤其是在成吉思汗、蘑菇气、卧牛河三个重点乡镇开展了灭蟑行动,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预防疾病,促进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政策和环境支持。

5、文体广电部门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优势,增加了卫生防病及保健知识的播出次数,及时传播到老、少、边、穷地区,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健康卫生知识水平。

6、教育部门通过健康教育课、现场观看光碟、主题班会、宣传栏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中小学健康教育,从小培养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意识,提高农村青少年的卫生知识水平,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从而使其成为健康教育的生力军。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能力建设是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保证。

至目前,疾控中心举办各级(中小学校、托幼园所及医疗机构)各类(手足口病、甲流感、流行性腮腺炎、艾滋病;计划免疫;健康教育;消毒;布病、地方病、病列因报告等)培训班15次,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

四、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情况(一)宣传日活动围绕重点疾病开展了“3.24结核病”、 “4.25计划免疫”、“5.15碘缺乏病” 、“9.28狂犬病”、“10.8高血压”、 “11.14糖尿病”、 “12、1艾滋病”宣传日活动。

活动于市中心繁华地段举办,以悬挂横幅、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现场累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达3000余份,解答咨询600余人次,出宣传板7块。

(二)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为了防止甲流感疫情在社区爆发,市健教所深入铁东办事处、正阳办事处及沿河社区开展甲流感防控知识、健康素养66条、呼吸道疾病预防及卫生保健等知识讲座及面对面宣传,同时下发了相关卫生防病宣传资料1000份。

(三)健康面对面乡村行活动为了将健康知识、理念及防病技能及时传播到乡村,疾控中心及健教所专业人员深入到成吉思汗镇、卧牛河镇、蘑菇气镇的中小学校、部分村民家中开展了甲流感、艾滋病、碘缺乏病、健康素养66条等面对面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XX份,张贴横幅6条,发放并观看防病光盘3次。

此次活动让300余名中小学师生及村民受益,使他们更进一步认识到“预防疾病比治疗更有意义”,并掌握了防病的技能。

(四)大众媒体传播活动我们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优势,在各个卫生宣传日及重点疾病的流行季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形式普及卫生知识和防病知识,及时向社会和公众传播相关信息。

尤其是在甲流感防控期间,电视台制作并播出了专家访谈3期、动画片2期;电台播出了专题;扎兰资讯则刊载了相关防控信息;博客发表相关信息30余条。

(五)传播材料制作情况为了广泛地传播卫生防病知识,疾控中心自行制作并发放的各种宣传单、宣传画、宣传手册、折页、光盘等总数达20余万份。

(六)控烟工作根据呼伦贝尔市卫生局文件,市卫生局制定并下发《扎兰屯市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实施方案》,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方案”要求做好控烟工作。

各医疗卫生单位均已制定了严格控烟制度和奖惩制度,并设有禁烟标识,设立了无烟区。

通过开展控烟健康教育,人们对吸烟的危害认识也在逐渐提高,并正在努力营造良好的无烟环境,争创无烟医院称号。

五、存在问题一是健康教育经费仍显不足;二是人员少,任务重,多数单位健康教育人员仍为兼职,导致不能全身心投入,个别档案资料欠缺、不规范;三是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控烟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实质效果不太明显。

六、今后工作思路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健康教育专业素质;二是继续围绕“三重点”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并进一步加大社区、学校、医院的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三是继续加强部门沟通、合作,使“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取得新成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