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多地通报最新防疫政策
北京: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机构预检分诊措施12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北京疫情防控有关情况的网络发布。
为落实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自2022年11月30日起,对全市长期居家老人、居家办公和学习人员、婴幼儿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无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社区核酸筛查”有关精神,保障上述人员日常就医需求,医疗救治和防院感组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科学评估、因时因势,进一步优化日常就医服务措施,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
一是本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查验健康码时,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的患者进入,根据医疗机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区域,对于无48小时核酸阴性结果的患者在分诊期间补测抗原,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诊;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可免于核酸查验,仅查验陪诊人员核酸。
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机构不得因无核酸结果拒诊或延误救治,可在进行紧急救治同时进行新冠抗原及核酸采样检测。
对于收住院患者和陪住人员核酸检测的要求不变。
二是医疗机构入口、门急诊等区域加强人员引导力量、优化就诊流程、合理区域布局、做好患者沟通,保障患者顺畅就医。
做好工作人员防护,严格落实戴口罩、不聚集、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等要求。
市民朋友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应全程规范佩戴N95口罩;尽量避免触摸门把手、挂号机、取款机等物体表面,接触后及时做好手卫生;候诊和排队时,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就诊结束后尽快离开,减少在医院的停留时间;返回家后立即在流动水下采用“七步洗手法”清洗手部;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主动向社区报告,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广州:分类实施核酸检测在12月1日举行的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屹表示,广州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分类实施核酸检测,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核酸检测策略。
张屹说,广州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规定频次的核酸检测,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
根据市民出行、就医等日常需求,做好核酸“按需检测”服务保障。
广州各区根据辖区内人员分布、人口密度等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一定数量的便民采样点;鼓励家庭自备抗原试剂盒。
此前一天,张屹在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全面、准确、完整贯彻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广州各区正在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
其中,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重庆:防止“一封了之”、长期不解封据重庆发布,12月1日,重庆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指出,重庆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社会面感染者占比持续下降,防控形势趋稳向好。
同时,巩固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任务依然繁重。
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各环节防控措施。
坚持实事求是、注意方式方法,不断完善诊断、检测、收治、隔离等措施,不搞层层加码、“一刀切”,持续巩固扩大防控成效。
要进一步优化风险区划定和管控举措。
科学划定高风险区,精准落实到楼栋、到单元,做到快划快解、动态调整,防止“一封了之”、长期不解封。
严格落实高风险区相应管控措施,有序推进拔点攻坚,不断缩小“包围圈”。
低风险区要落实好相关防护措施,引导居民减少不必要外出、避免聚集,共同守护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要坚持分类分步推进,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非高风险区要结合实际应解尽解,由点及面促进人员流动,尽最大努力减少疫情防控给群众带来的不便。
有序开放商场、超市、药店、诊所、理发店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场所,落实好防疫责任制。
要进一步组织好公共交通,保障好群众必要的出行需求。
严格落实公共场所扫码查码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减少疫情传播风险,等等。
成都:12月2日起,乘坐地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报告据成都发布,成都市在疫情防控中坚持国家防控方案第九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采取更为科学精准的防控手段。
成都市民进入公共场所的最新查验要求是什么?按照国家防控方案第九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要求,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
设立便民核酸采样点,继续为风险岗位人群、重点人员、进入医疗机构的人员、来(返)蓉人员等有核酸检测需求的市民提供免费核酸混检服务。
进入医疗机构,需按医疗机构规定出示核酸阴性证明。
主动出示健康码绿码,测体温、扫场所码,即可进入其他公共场所及乘坐公交、地铁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
12月2日起,成都地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报告。
目前成都市对密接人员如何管理?密切接触者应落实集中隔离观察,但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可实施居家隔离。
居家隔离最好单独居住,若条件不允许,选择房屋内通风较好的一个独立房间作为隔离室;在隔离室外放置桌凳,用于无接触式交接物品;房屋内不使用集中(中央)空调,隔离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避免与其他同住人员共用。
哪些重点人群仍要进行定期核酸监测?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每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对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如快递、外卖、酒店服务、装修装卸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商场超市和农(集)贸市场工作人员等)、口岸管理服务人员等每周开展两次核酸检测。
学校和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精神专科医院、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人员按照每天20%的抽样比例开展核酸检测。
卫计委官网
卫计委官网
答案:
卫计委官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官方网站。
详细解释:
1. 卫计委官网的概述:卫计委官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互联网上设立的官方门户网站,是获取卫生健康政策信息、了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动态的重要渠道。
2. 官网的功能:卫计委官网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包括政策发布、健康科普、新闻资讯、在线服务等。
用户可以通过网站了解最新的卫生健康政策,获取健康知识和科普信息,还可以在线预约挂号、查询医疗机构的联系方式等。
3. 官网的重要性:作为国家级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官方网站,卫计委官网发布的所有信息都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
对于公众来说,通过卫计委官网可以获取到准确、及时的卫生健康信息,对于维护个人健康、了解国家卫生健康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4. 官网的使用: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直接输入“卫计委官网”来访问网站,也可以在相关政府部门或健康类网站的链接中找到卫计委官网。
在使用官网时,建议仔细阅读发布的信息,了解最新的政策和健康科普知识。
以上就是关于卫计委官网的简要介绍和详细解释。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每天不宜超过一小时
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每天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到60分钟以上、使用电子产品每天累计不宜超过一小时昨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少年健康相关工作情况,发布并解读《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以下简称《核心信息及释义》)。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核心信息及释义》包括九条核心信息,覆盖生活方式、合理用眼、健康体重、肺结核、烟草、伤害防范、性健康、毒品、心理健康等内容。
例如,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绝大多数青少年期健康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是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
超重、肥胖和盲目减轻体重都不利于健康;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伤害防范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可有效预防交通伤害、暴力伤害、溺水等发生。
在合理用眼方面,《核心信息及释义》中特别指出,要控制电子产品使用,非学习目的的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一小时。
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短越好。
青少年在用眼方面还应注意,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每40分钟左右,要休息10分钟,可远眺或做眼保健操等。
积极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每天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到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青少年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
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少吃糖、不挑食、营养均衡。
此外,避免不良用眼行为,不在走路、吃饭时,躺卧,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下看书或电子产品。
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网络成瘾障碍纳入精神心理疾病的一类。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长介绍说,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接近10%左右。
目前,我们国家尚没有关于这一领域的治疗规范,但已经经过专家讨论,尚在制定中,很快会有正式的治疗规范发布出来。
陆林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