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心理营养的五朵金花,青少年行为偏差
心理营养的五朵金花,青少年行为偏差1. 爱的能力爱是学习如何爱自己、他人,并在彼此间寻求平衡。
它涵盖了自爱、人际关爱以及对他人的同理心。
2. 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认可,以及他人和社会对我们的肯定。
它关乎自尊、自信与自我尊重。
3. 与人链接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沟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以及与他人友好交流,宽容接纳他人。
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4. 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意味着在生活中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像一棵独立生长的树,既能独立生存,也能与他人和谐相连。
5. 安全感安全感是我们生活中追求的核心感受,它给予我们内心的平和、从容和满足。
安全感的缺失则会导致持续的焦虑和恐惧。
青少年的行为偏差可分为四类:1. 自我缺失青少年无法找到自我,不清楚自己的身份、目标甚至生存意义,感到迷茫和迷失方向。
2. 早恋早恋是寻找自我完整性的尝试,通过与他人建立关系来获得快乐和方向感,但往往伴随着不满足感。
3. 网瘾青少年逃避现实,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以避免面对真实生活的困难和挑战,感到害怕和恐惧。
4. 叛逆叛逆行为表现为与权威对抗,做相反的事情以引起不适,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愤怒情绪。
给孩子心理营养促健康成长
什么是心理营养呢?家长如何给到孩子心理营养?下面我来分享我的一些思考: 一、什么是心理营养人的成长如同一颗种子的成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
人类生命之花的绽放,需要心理营养。
心理营养是指小孩在成长过程中,来自爸爸妈妈等"重要他人"给予的关爱、肯定、鼓励和认同,是孩子成长中必备的爱。
二、心理营养充足,会形成五大天性第一就是爱的能力。
也就是懂得去爱别人,又能接受别人的爱。
她愿意,她有能力去爱别人,同时又能感受和享受到别人的爱,才会有生活的幸福感。
爱的能力的强弱,是由爸妈的肯定赞美认同度来决定的。
第二是能与别人链接。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长的基础和保障。
心理营养充足的人,在上学的时候,能与同学和老师交往得很好;工作的时候能与同事和领导交往的很好。
自然在家里也会很好的与家人相处。
这样更有助于一个人的成功。
第三就是安全感。
最大的安全感是我能够相信我自己,也能够去信任他人。
安全感充足的人,会觉得只要我还活着,一切都会很好。
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就会有强烈的控制欲,时间久了,自然就会产生矛盾。
而且越是亲近的人,这种控制与返控制的矛盾越激烈,于是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都会受到影响。
第四是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表示我能够有选择的权利和能力,为自己的生命做选择。
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说“存在是为了自由,而自由源自选择。
”其实,一个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记住,我们都有一个选择的空间,不要被“我什么都做不了”的无助感彻底催眠。
第五就是价值感。
价值感就是人活在世上的意义,人类生命的意义。
一个有价值感的人是自信的,积极乐观的,也是生活充实而幸福的。
三、心理营养不足的表现1、情绪不稳定,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常有抱怨、愤怒等负性情绪,也会攻击他人。
2、人际关系不好。
与同学、亲人的关系都会有问题。
在班级里,常常被老师批评,与同学矛盾比较多。
3、行为过激,容易伤害他人。
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情况和难以处理的问题,容易动用武力去解决问题,以过激的行为来掩盖内心的对交往的期待。
四、如何给予心理营养,促使孩子健康成长1、家长要真正的爱孩子。
每个家长都爱孩子,但是我们给孩子的爱是真正爱么?家长爱孩子,首先要信任孩子,你信任我,我会努力对得起你的信任。
母亲的信任是孩子走向正道的力量源泉。
其次真正的爱是倾听孩子。
倾听,可以减少孩子的压力,释放孩子的不良情绪,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路上,可能会面临许多痛苦和考验,孩子的行为通常不是某种病症的表现,而是某种表达方式,倾听可以重新建立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链接。
还有真正的爱是欣赏和鼓励,鼓励能给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鼓励是描述事实和描述过程的表达方式,这样能够唤起孩子内在的成长动力。
2、一个9岁的孩子,正处于童年期。
这个阶段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发展孩子的创造力。
家长赋予孩子责任很重要。
首先要赋予孩子学习的主人翁责任。
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从懵懂无知到会识字,会写作文,能看懂书籍,孩子适应社会的基础能力也在这一阶段形成,孩子能经过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也就建立起了自信心。
其次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
一个人对家庭有责任感,将来会对社会有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力所能及的做些家务活,不管孩子能否做好,家长要鼓励孩子参与到生活中来,并及时肯定和赞赏他,让孩子感受到价值和力量。
这样会推动孩子变得好学和优秀。
3、家长要用积极关注的方法助力孩子。
注意力等于行为,你注意什么孩子的行为就是什么。
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良好的行为,去表扬赞美好的做法,孩子的优点被强化,表现也会越来越好。
如果孩子的不好表现家长过多的去关注,孩子会把这个关注当成奖励,看成是引起家长关注的行为,这样孩子会有更多的不良行为。
另外对孩子做出的不当行为,我们家长要是先不评判,先安抚孩子的情绪。
然后与孩子讨论错的原因,总结一下经验,这样孩子就愿意去做事,而且不怕做错事。
4、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伙伴关系。
童年期的社会交往主要是指儿童与同龄伙伴的交往。
伙伴交往是儿童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途径,是童年期集体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9岁的孩子,他的归属感从家庭向同伴转移,从同伴中得到的友谊、支持和尊重成为他们必须的精神寄托,否则他会感到被孤立。
在交往过程中,要求儿童遵守规则,承担责任,完成任务,这些都会促使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
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儿童的伙伴关系,千万不能阻止或粗暴干涉,必要时要努力为孩子创造建立适宜伙伴关系的条件,积极给予协助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是家长不可忽视的重要责任。
总之,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权利,但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父母,就要不断的学习,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技巧,找回孩子内在评价系统,给予孩子充足的心理营养,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头脑风暴如何给自己做心理营养
一。
无条件接纳1.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允许自己有这个情绪,接纳自己暂时没有能力处理好问题这个现状,或者寻找懂你的朋友倾诉。
2.当我们做错事情的时候,允许自己做不好。
3.当我们不同想法,有意见冲突的时候,尊重对方认知范围的想法,允许自己有不同的想法。
二。
重视 1】来自自己 1.自己的决定自己做主(构建自我,无条件接纳,安全感,成就感,责任感,价值感,爱,独立自主,自由),自己承担责任,克服困难。
2.仪式感 (自己买花自己订餐。
) 这个事情对我很重要,为什么。
行动。
3.考虑自己的感受,照顾自己的需求。
4.愿意在自己身上花时间 三。
安全感 不合理的期待里有:(渴望“安全感”) 底层期待:事或人能按自己期待的那样进行 我不能接受事或人不受控制 1】来自自己 1、我相信我能做好这件事 2、我能够承担后果,能够负责的 3、我会好好规划的; 4、我可以把标准降下来; 5、我可以多去信任别人; 6、当我有做到时,及时肯定自己; 7、经营好身边的关系(多去肯定赞美认同尊重 别人。
) 2】来自别人 1、尊重重视我; 2、相信我; 3、肯定,赞美我; 4、给我归属感和支持我; 5、当我做错事时,有情绪时,仍能接纳我。
1.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从每一件成功完成事情的当中获得自我效能感。
2.提前规划能够帮助对事情预期走向️较好掌控好能提升安全感。
3.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
4.宗教上的慰藉 5.对事物做理性分析,专注于可控部分。
6.接纳自己的情绪,允许接纳自己做不好和做错。
7.理清楚自己的内在需求,自己满足自己。
四。
肯定赞美认同 1】来自他人 1.收到别人对自己所做某件事的肯定。
2.肢体语言→拥抱/鼓励的眼神/拍拍你的肩膀/握手/鼓掌 3.收到感谢的礼物 4.别人才接纳了你的建议,并付诸行动。
5.发起某项提议,大家积极响应并配合。
6.带动别人一起坚持做某事。
7.支持你的决定 8.认真专注的倾听 9.真诚分享 10.听到,你是我的偶像/榜样 11.不远万里来支持你的某项活动。
2】来自自己 1.在做好一件事情的时间,有愉悦感和成就感的时候,画一个冰山,找到其中支撑你的想法。
2.看到好的反馈的时候,在心里给自己一点掌声。
3.做一个决定的时候,找到支撑你决定得信念。
五。
尊重 1】来自他人 1.平等的口气来商量及寻求帮助。
2.对重大决定保持参与和知情权。
2】来自自己 当我和别人有不一样想法的时候 当我被拒绝时 当我做不好时 当我情绪不好时 我不否定自己 不是因为我不够好 还有其他的原因3】对别人 1.承诺的无法做到的时候及时给别人反馈,道歉并解释,让人家可以有足够时间定候补方案。
2.结合实际情况,成长阶段性特点,对孩子需要合理的期待和要求,尊重孩子发展的规律。
3.明确的界限感,同时也能根据情境接受弹性。
4.合作中,及时跟进沟通进度。
5.尊重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选择。
不妄加评价。
6.公众场合,心中有他人,不任性妄为。
六。
独立自主 1】来自自己 1.终身学习,成长,挖掘潜能,培养能力。
2.认知升级。
3.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和责任。
4.相信自己 5.提升执行力 6.过程比结果重要,完成比完美重要。
7.刻意练习。
8.行动−复盘−反思−提升−行动,建立有效正向反馈系统。
9.习得有效沟通方法,表达情绪和需求,做自己的同时不伤害别人。
2】来自别人 1.尊重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2.鼓励和支持自己的决定。
3.相信我。
3.】对别人 1.让Ta自己选择,自己承担后果。
2.陪伴不代办。
3.不评判结果,不指责。
4.多倾听,多共情。
5.挖掘潜能,激发内在动力。
6.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关心。
七。
爱 1】来自自己 肯定赞美认同自己 给自己仪式感 满足自己的心里需求 提升自己2】来自别人 被看见/被听见/被肯定/有陪伴/被支持/尊重/被服务/被送礼物/被精心对待/被重视/被关心3】对别人 拥抱/提供服务/送礼物/精心时刻/言语肯定赞美认同八。
联结 1.表达自己,述情。
2.送礼物,送祝福。
3.对别人肯定赞美认同 4.倾听 5.陪伴 6.参加聚会,建群,社团 7.冥想,瑜伽 8.旅游,游学 9.与人合作 10.关心别人 11.仪式感 12.精心时刻 13.提供服务 14.肢体语言,拥抱/握手/拍肩膀/眼神肯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