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政策有哪些 (健康扶贫政策包括哪些)

admin 2024-12-22 45 0
健康扶贫政策包括哪些

本文目录导航:

健康扶贫政策有哪些

健康扶贫政策包括以下几种:

一、资助参保政策。

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资助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确保贫困户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二、医疗救助政策。

对因病陷入困境的贫困户,实施医疗救助。

包括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以及重特大疾病救助等多个方面,减轻其医疗费用负担。

三、倾斜医疗保障政策。

为贫困患者提供倾斜式的医疗服务,如设立绿色通道,提供便捷就医服务;实施定向医疗帮扶,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对特殊病种实行专项救治等。

四、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政策。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扶贫政策的宣传,提高贫困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健康扶贫政策旨在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贫困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帮助他们摆脱疾病的困扰,实现脱贫致富。

健康扶贫政策有什么规定

一、资助救助对象参加新农合,参合率必须提高到100%。

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农村孤儿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医疗救助基金给予全额资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医疗救助基金按不低于40%的比例给予资助;贫困人口中的计划生育失独家庭、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参合个人缴费部分,由卫生计生部门从计划生育事业费中全额资助。

二、提高医疗救助报销比例通过新农合(包括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政策报销后,医疗救助对象住院就医实际报销比例未达到90%的,由县(市、区)政府整合资金补助到90%,个人支付10%。

三、开辟就医“绿色通道”1.为全市医疗救助对象办理《精准扶贫医疗救助证》,进行免费体检,根据体检结果建立健康档案。

2.医疗救助对象在市内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凭《精准扶贫医疗救助证》免收挂号费。

3.医疗救助对象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凭《精准扶贫医疗救助证》、身份证和新农合卡,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患者出院只支付10%。

四、严格就医管理1.严格就医程序。

2.严格医疗机构合理诊疗费用。

健康扶贫政策是什么

1、对农村贫困人口患者住院治疗(含重大疾病门诊)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经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扶贫济困基金、大病医疗救助、补充大病医疗保险等方式救助补助后,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部分,由医疗卫生扶贫专项基金按一级医疗机构(含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二级医疗机构60%、三级医疗机构40%给予补助。

2、一个家庭自然年度累计(跨年度费用以结算时间为准)自付部分在1—2万元的,给予患者家庭8000元的补助付部分在2—4万元的,给予患者家庭元的补助付部分在4万元以上的,给予患者家庭元的补助。

该项补助一个家庭一年只能享受一次。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