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护理专业是维护人类健康对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和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思维和方法的一门应用性的专业课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一、专业定位
(一)市场需求分析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主要涉及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农村乡镇卫生院和卫生防疫机构。
(二)职业范围及职业岗位(群)
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下: 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
(三)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就业领域 护理
1.掌握常见病病人的护理知识
2.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具有熟练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技能
疾病护理
4.具有敏锐的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能力
5.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与不同病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
治疗护理 生活护理
就业岗位 临床护理
工作任务
岗位所需能力
掌握日常生活护理知识
2.具有熟练规范的生活护理操作技能
3.具有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心和关爱精神
4.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
1.掌握相关治疗护理知识
2.具有熟练规范的治疗护理操作技能
3.具有敏锐的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能力
4.具有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
人体结构功能学 病原学 病理病生学 护理药理学 健康评估 内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五官科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管理学 护理基础概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仪
危急重症护理
1.熟练掌握常用的危急重症护理技术
人体结构功能学 病理病生学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
讲授法 探究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实验实训室 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教反示教系统
模拟病房及辅助教学系统 见习医院
人体结构功能学 护理药理学 健康评估 护理基础概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仪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对应课程(项目) 护理基础概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心理学 护理沟通与礼仪 社会学基础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教反示教系统
模拟病房及辅助教学系统
实验实训室 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教反示教系统
1.模拟病房及辅助教学系统
2.掌握急救药品的应用知识
3.具有常用急救仪器设备使用和保养能力
4.具有对危急重症病人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能力
5.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1.掌握必备的`围手术期护理知识
2.掌握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知识,正确使用手术室常用器械和物品
3.熟练掌握手术室无菌操作手术室护理技术,具备严格的无菌观念
4.具有熟练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操作技能
5.具有敏锐的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能力
6.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1.掌握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相关护理知识
2.具有规范而熟练的精神科护理操作技能
3.具有开展心理咨询和的心精神护理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4.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5.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1.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
2.掌握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健康教育
3.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4.具有应用健康教育程序,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5.具有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护理药理学 健康评估 急救护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管理学 护理基础概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理心理学 营养学
护理沟通与礼仪 卫生法律法规
1.掌握基本的康复护理知识 2.掌握常用康复器械的使用方法
2.康复护理
3.具有初步的康复机能评定、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能力
4.具有开展康复护理和康复指导的能力
社区护理
1.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具有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卫生保
社区护理
健服务的能力
3.具有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熟悉临终关怀的基本知识 2.具有临终关怀的基本技能
临终关怀
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心理护理技巧
4.具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健康保健
预防保健
1.掌握预防保健基本知识和技能
2.具有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
3.具有开展健康检查和健康指导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护理药理学 内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五官科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 护理沟通与礼仪 卫生法律法规
卫生防疫
1.掌握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运用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为个人、家庭和社区人群提供疾病预防、消毒隔离服务和指导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病原学 护理药理学 传染病护理学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仪 卫生法律法规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模拟病房 见习医院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社区实习基地基础护理技术 老年护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沟通与礼仪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实习基地
营养学 社区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康复护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沟通与礼仪 卫生法律法规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康复护理学 护理心理学 护理沟通与礼仪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教反示教系统模拟病房及辅助教学系统社区实习基地和人际沟通能力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护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1.知识要求
①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与急救的护理配合;了解护理学科和医学技术发展动态。
②掌握护理服务所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人文等学科知识并能综合有效地运用于护理工作中。
③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方法。
④具备必需的医疗卫生法规知识,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在职业活动中学会用法律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的权益。
2.能力要求
①具有为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
②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③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初步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
④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反应的观察能力和护理能力。
⑤具有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技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
⑥具有一定的护理科研和护理管理能力。
⑦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较好的英语会话、专业英语阅读能力。
⑧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⑨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⑩具有良好的适应第一线工作环境的基本能力;具有继续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技能的能力。
3.素质要求
①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具备正确认识社会、判别是非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②人文素质:具有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精神,诚实守信、谦逊正直;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与领导、同事团结合作。
③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慎独意识强;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
4.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要求毕业生除获得护理专业大专学历毕业证外,还必须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
四、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
(一)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二)修业年限:本专业学业年限为基本学制3年(全日制)
五、学时和学分要求
学 时 学 分 毕 所 占 比 例 项 目 名 称 类 别 课程门数 计 划 安 排 毕 业 要 求 计 划 安 排 业 要 求 公共基础(基本素质)学习领域(课程) 专业技术(岗位能力)学习领域(课程) 职业(岗位)能力拓展(提升)领域(课程) 必修 限选课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课 9 1 16 3 4 2 592 34 1354 104 106 26 592 34 1354 70 106 8 28.5 2 72 6 6 1.5 28.5 2 72 4 6 0.5 6.5% 67.2% 26.3% 素质拓展(奖励学分) 毕业总学分最低要求 计入总学分不超过5分 不低于113学分
六、课程设置方案与实施要求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框架性教学计划) 学习领域类型 公共基础(基本素质)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 军训(含军事理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思想品德与廉洁修身 形势与政策教育 体育 心理健康教育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职业指导 人文素养 专业技术(岗位能力)学习领域 护理基础概论 护理药理学 基础护理技术 健康评估 中医护理概要 人体结构功能学 病原学 病理学 内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含皮肤病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各行动领域共用 对应行动领域 各行动领域共用
;健康共治与健康促进5大行动领域是什么关系?
健康共治与健康促进5大行动领域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健康领域,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健康共治和健康促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密不可分,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健康领域的重要内容。
健康共治是指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参与和协作,共同推进健康事业的发展,建立起协调、合作、共赢的健康治理机制。
而健康促进则是指通过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从而增强人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中国21世纪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
论述了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和必要性,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重大行动,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制订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将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经济核算体系,参与国际环境与发展合作的意义、原则立场和主要行动领域,其中特别强调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费用与资金机制,加强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建立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促使妇女、青少年、少数民族、工人和科学界人士及团体参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
包括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包括引导建立适度和健康消费的生活体系。
强调尽快消除贫困,提高中国人民的卫生和健康水平。
通过正确引导城市化,加强城镇用地规划和管理,合理使用土地,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建筑业发展,向所有的人提供住房,改善住区环境,完善住区功能。
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
把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作为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的必要条件,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与交通、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能源和生产消费等部分。
着重强调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在工业活动中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尽快发展环保产业,提高能源效率与节能,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包括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还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土地荒漠化、防灾减灾、保护大气层(如控制大气污染和防治酸雨)、固体废物无害化管理等。
着重强调在自然资源管理决策中推行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对重点区域和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整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体系,建立和扩大国家自然保护区网络,建立全国土地荒漠化的监测和信息系统,开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替代产品和替代技术,大面积造林,建立有害废物处置、利用的新法规和技术标准等。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