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关于宇宙的起源具有代表性的影响最大的理论是( )。
宇宙起源的理论中影响最大的一定是宇宙爆炸论。
“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5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
早在1929年,埃德温·哈勃作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即不管你往哪个方向看,远处的星系正急速地远离我们而去。
换言之,宇宙正在不断膨胀。
这意味着,在早先星体相互之间更加靠近。
事实上,似乎在大约100亿至200亿年之前的某一时刻,它们刚好在同一地方,所以哈勃的发现暗示存在一个叫做大爆炸的时刻,当时宇宙无限紧密。
1950年前后,伽莫夫第一个建立了热大爆炸的观念。
这个创生宇宙的大爆炸不是习见于地球上发生在一个确定的点,然后向四周的空气传播开去的那种爆炸,而是一种在各处同时发生,从一开时就充满整个空间的那种爆炸,爆炸中每一个粒子都离开其它每一个粒子飞奔。
事实上应该理解为空间的急剧膨胀。
整个空间可以指的是整个无限的宇宙,或者指的是一个就象球面一样能弯曲地回到原来位置的有限宇宙。
根据大爆炸宇宙论,甚早期的宇宙是一大片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均匀气体,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且以很大的速率膨胀着。
这些气体在热平衡下有均匀的温度。
这统一的温度是当时宇宙状态的重要标志,因而称宇宙温度。
气体的绝热膨胀将使温度降低,使得原子核、原子乃至恒星系统得以相继出现。
从1948年伽莫夫建立热大爆炸的观念以来,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宇宙学家们为我们勾画出这样一部宇宙历史:大爆炸开始时 150-200亿年前,极小体积,极高密度,极高温度。
大爆炸后10-43秒 宇宙从量子背景出现。
大爆炸后10-35秒 同一场分解为强力、电弱力和引力。
大爆炸后10-5秒 10万亿度,质子和中子形成。
大爆炸后0.01秒 1000亿度,光子、电子、中微子为主,质子中子仅占10亿分之一,热平衡态,体系急剧膨胀,温度和密度不断下降。
大爆炸后0.1秒后 300亿度,中子质子比从1.0下降到0.61。
大爆炸后1秒后 100亿度,中微子向外逃逸,正负电子湮没反应出现,核力尚不足束缚中子和质子。
大爆炸后13.8秒后 30亿度,氘、氦类稳定原子核(化学元素)形成。
大爆炸后35分钟后 3亿度,核过程停止,尚不能形成中性原子。
大爆炸后30万年后 3000度,化学结合作用使中性原子形成,宇宙主要成分为气态物质,并逐步在自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密度较高的气体云块,直至恒星和恒星系统形成和演化
关于宇宙的起源,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理论是()。
【答案】:B本题考查科技。
1929年,天文学家哈勃公布了一个震惊科学界的发现,这个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样的结论: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即宇宙在高速地膨胀着。
这一发现促使一些天文学家想到:既然宇宙在膨胀,那么就可能有一个膨胀的起点。
天文学家勒梅特认为,现在的宇宙是由一个“原始原子”爆炸而成的,这是大爆炸说的前身。
美国天文学家伽莫夫接受并发展了勒梅特的思想,于1948年正式提出了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学说。
伽莫夫认为,宇宙最初是一个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的由最基本粒子组成的“原始火球”。
根据现代物理学,这个火球必定迅速膨胀,它的演化过程好像一次巨大的爆发。
由于迅速膨胀,宇宙密度和温度不断降低,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化学元素(原子核),然后形成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物质。
气体物质又逐渐凝聚成星云,最后从星云中逐渐产生各种天体,成为现在的宇宙。
故正确答案为B。
关于宇宙的起源,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理论是( )。
【答案】:B关于宇宙的起源,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理论是大爆炸理论。
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是在大约140亿年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状态演变而来的。
现代宇宙物理学的几乎所有研究都与宇宙大爆炸理论有关,或者是它的延伸,或者是进一步解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