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的三大政策 (健康促进的三大策略是指)

admin 2024-12-15 35 0
健康促进的三大策略是指

本文目录导航:

健康促进的三大政策

一、倡导:此策略着重于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升公众对健康问题的认识。

倡导者致力于推动健康行为的养成,鼓励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促进政策和环境的变化,以支持健康的选择。

二、赋权:此策略重视个人和社区的参与和自主权。

赋权的目标是使个人和群体能够掌握自己的健康情况,并参与健康政策的制定过程。

通过提供知识、技能和资源,赋权策略能够帮助人们作出更健康的选择,并在健康决策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促进协调:此策略着重于创造支持健康的社会环境。

强调跨部门合作和协调,以确保人们能够获得健康选择和机会。

促进协调的策略包括制定跨部门的健康政策、推动社会公正和减少健康差距。

我国居民健康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60年来,通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和重大疾病防控、防治政策,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全国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下降到2008年的268.01/10万,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和丝虫病,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在总体上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有效控制了麻风病、血吸虫病、疟疾等曾经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

结核病、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效。

地方病严重流行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防治成果稳固发展。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成效显著。

夺取了抗击非典的胜利,有效防控人禽流感,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方面亦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其次是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群众获得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改善。

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2008年底,我国拥有卫生机构27.8万个,村卫生室61.3万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卫生系统的服务和保障能力以及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人民群众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

城乡医疗服务体系日臻健全完善,为城乡居民提供了综合、连续、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中,发挥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第三是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合人数达8.33亿,给越来越多的农民带来实惠,对缓解或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近年来,在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基本覆盖城乡居民。

第四是卫生法制建设深入推进,群众健康权益不断得到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实施了11部卫生方面的法律;国务院颁布实施了37部行政法规;卫生部制定印发了200余件部门规章;现行有效卫生标准1300多项。

初步建成了以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健康相关产品管理和医疗保障等法律制度组成的卫生法律体系,为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规范市场经济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今年4月,中国政府制定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明确了新时期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强调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总要求。

学习笔记 | 《卫生事业管理》第五章 卫生政策

第一节 概述一、卫生政策卫生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特定卫生问题、实现卫生工作目标而制定的策略总和。

它包括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划、决定、意见等,指导公共卫生体系的运行。

卫生政策通过政府权力实施,旨在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解决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其核心特征为社会公共领域内的行动、政府权力的运用、协调公共利益、强调公共价值。

卫生政策体系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三个层次,分别指导政策的制定、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以及针对具体问题的实施。

政策主体包括个体和团体,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作用的对象,公共政策通过改变社会状态、影响个人与社会事件来解决利益矛盾。

政策价值是政策制定的导向,公共政策的项目、社会和制度价值决定了其目标和效果。

政策工具选择是政策实施的关键,分为自愿性、强制性和混合性工具,分别通过个人、家庭、社会组织或市场,或借助政府权威来解决公共问题。

二、卫生政策卫生政策是卫生领域的公共政策,关注人本性、专业性、社会性和复杂性。

卫生政策的层次和表现形式包括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

指导思想作为元政策,是卫生政策的灵魂,决定了政策的基本走向。

工作方针和战略则为卫生事业管理全局性和战略性政策。

具体卫生政策涉及卫生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经济等多方面,旨在促进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

卫生政策的功能包括导向、调控、分配和促进创新,支持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卫生政策过程一、政策议程政策议程是将卫生问题纳入决策范围的过程,需明确卫生问题的性质、原因和解决方式,价值取向和政策工具。

政策议程需要明确卫生系统的价值取向,确定卫生政策的核心目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二、政策规划政策规划是政策主体提出解决政策问题方案的过程,包括目标确立、方案设计、后果预测、可行性论证和方案优化。

政策规划旨在通过民主程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为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政策方案的可行性。

第三节 卫生政策管理一、卫生政策结构政策结构是政策管理者将政策组合成有利于规划、决策、实施和评估的政策群落的过程,主要分为政策领域结构和形式结构。

政策领域结构将政策组合成不同领域的群落,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以实现卫生政策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二、卫生政策周期卫生政策周期分为问题周期和集群周期。

问题周期关注从问题识别到解决的全过程,包括政策要素周期。

集群周期则涉及政策群落的动态变化,如主导政策转移、政策终止与新政策创立。

卫生政策管理的核心是理解政策间关系与作用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政策合力,推动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