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有哪些? (江苏健康医疗)

admin 2024-12-15 46 0
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有哪些?

本文目录导航:

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有哪些?

健康素养评估学习系统有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实现方式、评估系统的网络拓朴结构图、性能设计、可扩展性设计。

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的通知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核心部分,对提高全民健康素养、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规范全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和网络,特制定本工作规范。

该规范明确了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

技术咨询与政策建议方面,专业机构负责收集国内外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政策、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技术咨询与政策建议。

业务指导与人员培训涉及对医疗卫生机构、学校、社区、企业等的指导,并组织相关人员培训,确保专业技能与知识更新。

总结与推广适宜技术是专业机构的重要任务,通过研究、总结和推广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信息管理与发布涵盖了健康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与监督,确保公众获得准确、科学的健康资讯。

监测与评估环节旨在评估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包括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健康素养评估等,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传播活动,向公众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

为保障工作顺利进行,规范强调了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基本工作条件与经费保障。

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应建立健全工作网络,配备专业人员,并拥有相应的办公设施与交通工具。

政府将承担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支出,以及人员、公用与业务经费,确保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卫生行政部门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也至关重要,包括法规政策制定、规划目标实施、人员岗位与技术服务规范等。

医疗卫生机构应设立健康教育科(室),配备专业人员,与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紧密合作,制定计划,开展活动,评估效果,共同提高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质量。

规范的实施将促进健康教育的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健康素养的评估工具包括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态度等方面。

居民健康素养评价指标纳入到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综合反映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

公民健康素养包括了三方面内容: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15%,比2019年提升3.98个百分点,增长幅度为历年最大。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5.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

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30.70%,农村居民为22.02%,较2020年分别增长2.62和2.00个百分点。

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30.40%、23.83%和19.42%,较2020年分别增长1.34、2.82和2.70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37.6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28.05%,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4.28%,较2020年分别提升0.51、1.61、1.16个百分点。

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56.41%、科学健康观素养50.01%、健康信息素养35.93%、传染病防治素养27.60%、慢性病防治素养26.67%和基本医疗素养26.05%。

其中基本医疗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和传染病防治素养均有提升,科学健康观素养、健康信息素养和慢性病防治素养与2020年基本持平。

评论(0)